電力網首頁
|
新聞
|
資訊
|
政策
|
電網
|
火電
|
水電
|
風電
|
光伏
|
核電
|
農電
|
能源互聯
|
節能環保
|
科技
|
招聘
|
會展
|
EN
|
供應鏈商務平臺
|
關于我們
首頁
新聞
智庫
資訊
數據
政策
企業
招聘
電網
發電
農電
光伏
風電
碳中和
互聯網
儲能
氫能
綜能
電車
資料
環保
焦點頭條
綜合新聞
企業報道
政策動態
名家訪談
產經信息
市場分析
脫硫脫硝
除塵除灰
水處理
固廢處理
碳交易
清潔燃燒
電力節能
垃圾發電
當前位置:
首頁
>
節能環保
>
名家訪談
洪濤:著力提高工業領域能源利用效率
洪濤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能源政策研究
名家訪談
2023-07-13
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綠色動力董事長喬德衛:垃圾發電市場漸趨飽和、優質項目逐漸減少
“隨著垃圾發電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市場已逐漸趨于飽和,
名家訪談
2023-06-08
構建協同行動方案,助推生物多樣性保護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通過的&ldquo
名家訪談
2023-06-02
龍吉生:城市受益型的固廢管理“中國模式”探討
近日,康恒環境董事長兼CEO龍吉生博士受邀發表《城市受益型的固廢管理“中國模式”探討》主題演講,從環保固廢行業的視角,展望了城市綠色低碳轉型探索的新思路。本文是演講全文整理。4月26日,第六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
名家訪談
2023-05-06
中科院院士汪集旸:全球能源結構轉型要用好“地球充熱寶”
  “地球不是一個只能取用、不能儲存的‘電
名家訪談
2023-04-18
綦魯明:擴大農村清潔能源投資要解決四個關鍵問題
發展農村清潔能源,是一項事關“碳達峰、碳中和”目
名家訪談
2023-03-31
全國政協委員陳建飚:推動建筑業綠色轉型
2023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完善支持
名家訪談
2023-03-14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和綠色礦業發展
本網訊(記者 張立寬)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
名家訪談
2023-03-13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副校長姜耀東:高度重視我國礦產資源的安全問題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副校長姜耀東認
名家訪談
2023-03-10
全國人大代表李寅:以經濟手段促農林生物質發電轉型熱電聯產!
我國秸稈理論資源量約為8.3億噸,可收集資源量約為7億噸,可利用的林業剩余物總量3.5億噸。發電是其主要的利用方式,截至2022年底,全國農林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1623.3萬千瓦,占生物質發電總裝機量的39.29%;發電量516.5億千瓦時
名家訪談
2023-03-10
全國政協委員、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胡松琴:發展海洋碳匯 部署二氧化碳海底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庫,在全球碳循環中發揮著不可替
名家訪談
2023-03-10
全國人大代表丁士啟:從制度層面保障礦業可持續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
名家訪談
2023-03-07
張立寬:能源巨頭看好我國能源轉型發展
在11月4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中國石化主題
名家訪談
2022-12-14
徐海云:我國生活垃圾處理領域降碳減污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您讀黨的二十大報告,體會最深的是什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我對這一點體會很深,結合我的工作看,我覺得近10年來,我國生活垃圾處理領域
名家訪談
2022-10-24
中國節能協會方?。浩髽I“雙碳”工作需堅持長期主義
  新華網井岡山8月5日電(吳起龍)8月5日,由新華社民族品
名家訪談
2022-08-10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熱點推薦
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綠色動力董事長喬德衛:垃圾發電市場漸趨飽和、優質項目逐漸減少
構建協同行動方案,助推生物多樣性保護
龍吉生:城市受益型的固廢管理“中國模式”探討
中科院院士汪集旸:全球能源結構轉型要用好“地球充熱寶”
綦魯明:擴大農村清潔能源投資要解決四個關鍵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陳建飚:推動建筑業綠色轉型
熱點圖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濤:實現2060
熱點新聞
傳統特高壓對新能源基地發展的
歐洲鋼鐵工業應對能源危機的關鍵路徑
儲能行業專題報告:戶儲,短期干擾不改優質賽道長期判斷
2023年中國工商業儲能市場趨勢分析
2023年,國網安徽公司新入職員工實操培訓不一樣
“去碳化”趨勢下,北美能源企業紛紛調整布局
2022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