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電力大數據,對企業環保行為進行智能化監管。記者今天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經過3年建設,截至目前,電力智慧監管平臺已接入省內7056家排污企業、擁有60414個監測點,初步形成了省級“生態環境+電力大數據”智慧監管平臺。
我省搭建的“生態環境+電力大數據”智慧監管平臺,通過對全省發放排污許可證企業的生產設備、治污設施安裝介入式用電監控終端,實現對企業排污情況在線監控及精準監管。
“對企業來說,這個平臺相當于一名優秀監督員。”長沙華泰涂料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表示,一些環保設施發生異常時,人工很難發覺,卻逃不過智慧監管平臺的“火眼金睛”。每隔15分鐘,安裝在企業的監控終端會向平臺發送一次實時運行功率,可以清晰看出企業生產及治污設備用電情況,反映在圖表上,就有了變化規律。
“對于執法人員而言是多了一雙‘千里眼’。”寧鄉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隊員說,“生態環境+電力大數據”智慧監管平臺已經成為非現場監管執法重要手段,有效緩解了基層執法人員疲于奔波狀況。寧鄉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平均每位隊員要負責監督148家企業,單純靠人力,難免有所疏漏,依靠智慧監管平臺實現了對生態環境及時監管,也做到了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生態環境+電力大數據”智慧監管平臺在全省的應用還將繼續深化,融合生態環境保護監測數據,為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提供高質量數據共享平臺,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彭雅惠)
評論